作為全省唯一冠名“產業”的省屬國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聚焦國家戰略和湖北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在改革元年,集團上下同心而行、同向發力,通過促進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相互作用、協同發展,為全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更強、更高、更優、更全的要素資源。
固底盤 聚焦主責主業
改革重組以來,集團堅持產業引領,積極發揮“省級戰略性投資運營主體”功能,緊緊圍繞湖北省委、省政府給集團確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現代化工、生態環保、汽車及零部件六大主業板塊,聚焦主責主業,加快重大項目投資落地。
2022年9月1日,長江化工旗下應城宏宜化工合成氨技改項目首臺關鍵設備氣化爐成功吊裝到位,標志著項目施工進入全面建設安裝攻堅階段。該項目采用行業最先進的工藝技術裝備、最嚴格的安全環保標準、最智能的管理服務系統,正式投產后年可節約合成氨生產成本3.89億元,有助于引領帶動我省化工企業綠色轉型,促進湖北鹽化工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提質增效。
合成氨技改項目是長江產業投資集團助力地方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的有益探索。集團旗下長江化工立足雙環集團鹽化工良好基礎條件,為應城市制定鹽化工產業發展規劃,主動謀劃產業轉型發展路徑,加快項目投資落地。同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圍繞精細化工產業鏈上下游,加強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逐步實現產業化,引領帶動我省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今年1月,武漢都市圈首個高標準綠色智能表面處理項目——湖北生態投資的湖北新型綠色智能表面處理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園區總體規劃生產線46條,預計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年稅收5000萬元。不僅填補了武漢都市圈集中規范化表面處理產業園的空白,更將極大提升武漢都市圈制造業供應鏈配套能力,加速推進黃石銅精深加工、汽車制造、機械裝備、電子信息、輕工五金等產業鏈條完善。
為加快項目落地,湖北生態加強政企互動、建立專班定期聯絡機制,狠抓關鍵環節,強化要素保障,運用“投資+并購”模式,采用“投融建管運”一體化運作,力爭實現產業園“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當前,集團正加快推進廣濟藥業VB12、三峽大學科技學院轉設項目等在建項目32個,總投資509億元;儲備項目91個,其中已啟動總投資100億元的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園二期項目、總投資13億元的堿改項目等前期工作,計劃總投資344億元,有效形成“儲備跟蹤一批、簽約落地一批、建設達產一批”項目支撐體系。
強引領 打造產業集群
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優勢產業是湖北培育發展新動能、筑牢產業支撐的關鍵所在。聚焦我省五大優勢產業,集團加快布局,形成“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本鏈”三鏈融合發展模式,推動湖北省由“產業大省”邁向“產業強省”。
在北斗產業方面,長江創投與武漢高科控股集團發起設立北斗激光產業基金,通過“百億基金群”打造萬億級北斗激光產業集群,以“資本+產業”雙輪驅動模式破除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研發資金不足等問題瓶頸,賦能北斗和激光產業規?;?、特色化、集群化發展,為打造互利共贏的北斗和激光產業鏈生態融合提供實踐路徑。
集團正以“光谷”為中心,重點圍繞存儲器、光通信、光電顯示等特色細分領域加快投資一批光電子信息產業“燈塔”項目;以“車谷”為引領,按照“整車引領、智能突破、新能支撐、配套保障、應用先導”原則,構建“漢襄十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以“武漢為主陣地,黃岡為副中心”,通過資本收并購,做大做強生命健康產業集群;重點圍繞航天運載火箭、軌道交通裝備、工業母機等細分領域,協同推進“武鄂黃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以東湖高新區為原點,突出北斗與未來產業融合發展,催生“北斗+”和“+北斗”更多應用場景,打造世界級北斗產業集群。
抓項目 強化招商引資
一年來,集團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支持地方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路特斯科技全球總部及全球智能工廠就是長江產投基金引導和推動下落地武漢市經開區的重點項目。2016年以來,長江產投基金與吉利集團密切溝通,以聯合地方政府、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基金的方式支持吉利集團境外并購、境內擴張產能,助力吉利集團汽車高端化、智能化戰略布局,并引導其系列項目落地湖北,賦能“中國車谷”,為湖北推進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貢獻新的力量。
集團還通過基金招商引進諾德銅箔、雙登儲能電池等重大項目。2022年12月6日,長江產投基金投資項目三安光電定增落地,募集資金總額約79億元,約69億元用于投資建設湖北三安光電Mini/Micro顯示產業化項目,該項目對湖北省打造世界級半導體顯示產業集群具有重要意義。